能成为“第一”固然好,每个人都向往成功,享受那种站在巅峰、“一览众山小”的感觉,但所有人的一生中都难免要面对失败——“不是第一就是失败”这种想法,只会成为孩子日后人生的枷锁,让他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,失去自信,甚至再也没有拼搏的勇气。
原创:Estrella
“课间休息只有三分钟?”
“每一分钟时间都应该花在学习上?”
“成为第一是唯一的选择?”
在最新一季的《天才儿童》(Child Genius)中,11岁小男孩的华裔父母教育方式再次引发争议——“虎妈教育”,是天才的必经之路吗?
“天才儿童”是怎样炼成的
就在前两天,引发过多次讨论的英国综艺节目《天才儿童》(Child Genius)最新一季收官。比起国内的《最强大脑》等竞智类节目,《天才儿童》将焦点放在了拥有极高天赋的孩子们身上。每一季,节目组都会挑选8-12岁左右的少年神童们,让他们在数学、语言、逻辑思维等多项能力上展开比拼。
这些孩子到底有多聪明?看几道节目里的题就懂了。
考验即时计算能力的数学题:
24639的立方根是多少?(答案为29)
如果A=20,B=5,C=42,那么B(C-A)-11等于多少?(答案是99)
以下数字相加之和是多少?7331 + 9326 + 3746 + 7504 (答案是27907)
也有考验记忆能力的:
给你一组打混了的字母,要求整理并拼写成单词
另一种出题方式,则是主持人报出单词让孩子们拼写,要求拼出的都是这样长度罕见,很多人连看都没看到过的单词
这个单词的意思是脑电波,共有20个字母
除此之外,小选手们还要通过历史、生物、经济、文学等诸多领域的考验,比如:
拥有“南方共同市场”这一贸易共同体的是哪个大洲?(答案为南美洲)
1837年去世的穆罕默德·贝洛,曾经统治过非洲的哪个国家?(答案为索克托)
作家安妮·勃朗特曾经写过一本小说,名为“xxx的房客”,这个xxx是?(《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》)
这些题目不但难度不低,更要求选手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反应;想要夺冠,这群天才儿童们不仅需要极高的智商,还有宽广的知识面和优秀的临场反应。
最新一季中,有一名来自伯明翰Maths wizz的11岁华裔少年何家进(音译Gar Jun Ho)的表现十分亮眼。在科学竞赛环节,家进获得了12分的好成绩,尤其他在生物领域的知识面,引得评委们也赞叹不已。
而对于之前就知道家进的人来说,他在《天才儿童》里的表现并不令人惊讶。
家进三岁时从中国来到英国的父母身边,当时他完全不会说英文,不过三个月之后,他已经能够流利地用英语与人交流。四岁的时候,家进开始制定时间表来规划自己的安排;到了八岁,他已经成功通过了钢琴和小提琴的五级水平测试(最高为八级)。现在,他甚至已经开始学习GCSE的数学内容了(相当于中学毕业要求)。
不过引发网友们关注的却不是家进过人的天分,而是他父母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。
在家进成功闯入四分之一决赛后,题目的难度和冷僻程度让成年人都无从下手,家进也出现了失误。这场比赛后,节目组采访了家进的父母,二人明确表示对儿子的表现很不满意,母亲说在参赛的这段时间里,家进的课间休息时间只有三分钟,他应该把每一分钟都花在备战上;父亲更是直言:“你唯一的选择,就是成为第一!”
何家进的父母
当被问到对于儿子是否是“天才”的时候,母亲Faye是这么回答的:“家进是一个聪明的孩子,但是天才?这是一个很大的词。我看见过很多有天赋的孩子,重要的是家长如何引导,作为父母必须给予压力,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。”